3·15在行动:避坑宝典,2022十大消费提示,你值得拥有!
发布时间:2022-03-15 17:32 信息来源:宁德市场监管 点击数: 字号: T | T
1.预付卡争议频现,卷款跑路成为老大难问题。
预付式消费涵盖游泳健身、教育培训、美容美发、餐饮、娱乐等行业,近年来,此类投诉激增、争议频现,成为新的投诉热点,行业割韭菜式跑路已成常态,甚至成为有些经营者敛财诀窍。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对预付式消费务必要谨慎,充值金额不要过大,不要被低价宣传和优惠所迷惑。
2.“零元购”领手机,实际身陷高利小额贷款。
2021年来,有多位消费者诉称,接到某通讯公司营业厅电话,声称为了答谢新老客户可“零元购”免费领取价值3000元手机,但在办理购机手续时被商家诱导办理分期贷款业务,即每月要缴交相关套餐费138元,合约期为3年,实际费用却为4968元,未及时缴费时被还被记录征信,甚至深陷小额贷款 “利滚利+违约金”和暴力催收。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零元购手机实际支付远高于手机原价,背后可能涉及欺诈、变相高利贷、软暴力催收乃至涉及犯罪问题,要特别警惕。
3.遇到平板免费送,务必要多一个心眼。
除了“零元购”,近年来关于“免费送”背后的争议也是不少,免费送平板、净水器、足浴盆等,被送的东西五花八门。类似还有“零元学剪辑、零元学编程、零元学配音、零元学画画”,此外, “偷偷考个消防师、心理咨询师、健康管理师”等,与此大同小异,实际上这些产品和证书没有什么含金量,商家套路满满,忽悠消费者购买高价课程或耗材才是根本。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一是所谓的免费,不过是商家一种噱头,放长线钓大鱼;二是保持一颗不贪小便宜的心,自然不会受到侵扰;三是要理性消费,在掏钱之前先冷静思考一下是否真正需要这个产品,孩子是否会利用这个产品进行真正地学习。
4.黄金置换猫腻多,谨防金瓜换银瓜。
黄金首饰戴的时间长了,颜色就没那么鲜亮,一些金店会推出以旧换新的活动,承诺可以免费更换。但是商家不可能做亏本买卖,黄金以旧换新重量缩水、含量降低,软金换硬金、克金换件引发争议也是随之增多。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要学会辨别黄金饰品的种类,如足金、硬金、K金、彩金,了解其含金量和计价方式,软足金饰品一般是按重量销售,硬金、K金饰品一般按件销售;必须详细了解商家置换政策,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介绍和口头承诺;置换时要考虑物品价位是否相当,并索取相关票证。
5.装修、建材投诉趋增,家装过程勿忘强化监理。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热,推动了建材、家居用品、装饰装修行业的繁荣,与此同时建材、家居和房屋装修服务也同步成为广大消费者反映的热点和难点。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一是选购家居建材商品和服务的时候要选择信誉可靠、质量好的商家,查验其证照和资质等级证书是否齐全,不要轻信宣传和承诺。二是签订合同前,请仔细了解条款及内容是否清晰、详细、公平合理,明确经营者保修责任,保修期限等相关事宜。三是装修款不要一次性支付,要随着工程进度分期支付。四是一定要加强装修过程的监理,把问题发现于事先,把隐患消灭在源头。
6. 投资理财、网店代营月入轻松过万,骗你没商量。
近年来,网络理财产品多如牛毛,理财方式层出不穷,归根到底就是一个字“骗”,如:淘宝合作代营、网店代维护、网红直播代卖、代刷单被骗;代加工手工艺产品被骗;购买游戏账号被骗、投资理财产品、社保公积金代缴被骗等。且理财、代理、网店代营纠纷调解成功率极低。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网上理财产品、电商代营、兼职刷单、众筹参股等都属于新兴网络诈骗模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钱,特别是学生、创业青年和老年人要注重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要谨记不贪、不信、不转账,摒弃侥幸心理,谨防掉进诈骗圈套;目前关于网络理财产品监管缺位,相关法律法规滞后,还处于监管盲区,维权难度大,投资风险巨大,当消费者面临高额回报的宣传时,特别需要提高警惕,不要轻信。
7.美容行业存消费陷阱,免费体验小心被忽悠。
目前,美容美发业存在一定的行业乱象,预付卡退款难、价格陷阱、诱导消费、过度营销,不具有医学专业资格却推销医学专业美容项目等。由于美容业经营尚未规范,一些美容机构向消费者口头承诺某项服务或达到某种效果,一旦出现问题则以个体差异为由推托责任;发生纠纷,消费者又往往因缺乏索赔证据而陷入被动。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应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商家的言语诱惑要理智分析,不要盲目跟风和轻信,对于强制消费要勇于拒绝;到美容院时要看清是否有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看清是否具备美容资格,从事医疗美容的要看是否具有医疗美容师从业资格等;要妥善保管好有关协议、付款凭证,便于日后出现纠纷时维权。
8.直播带货成时尚,理性消费勿冲动。
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直播带货”尤其是“网红带货”成了电商新模式。但是,快速发展之下,“直播带货”高流量下的产品质量、售后问题,主播虚假宣传问题,平台数据造假问题等,不仅直接影响了消费体验,也损害了商户利益。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要选择可靠的直播平台和选择可信赖的商家,查询商家证照是否齐全;理性选择商品,不要轻信网红效应,不要购买直播理财产品和价值过高的商品。
9.手机套餐资费模糊,务必经常看看清单。
通讯服务投诉反映的问题集中在套餐资费、流量资费和增值业务资费乱收费,被开通流量套餐,套餐更改、注销难;疑个人身份信息被盗,名下多出手机号、宽带用户和电视账户;销户、携号转网和优号过户难;老年人机产生流量费、增值服务费和保底消费;有的是营销商通过举办各类促销活动捆绑套餐业务,套餐的复杂性和模糊性极易诱导消费者。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消费者要经常查查话费清单,看看运营商是否未经用户同意擅自更改套餐,订制增值服务;查查话费、流量扣费是否属实等问题。
10.宠物市场亟待规范,消费维权取证难。
近年来,宠物消费市场迅速发展,宠物消费纠纷也随之增加,宠物市场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行业监管上的难题,如:网购宠物花色、品种与商家承诺或图片不一致、带病宠物销售;医疗、洗澡行为不规范,致宠物得传染病或死亡;寄养致宠物死亡;宠物用品、粮食争议等。与其他产品相比,宠物存在变化大、容易受环境影响等因素,出现争议导致维权难,事后的调查取证、检验检测、举报诉讼等也异常艰难。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时一是向经营者索要该宠物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二是与经营者签订书面协议,约定好价格、品种、原产地、饲养注意事项、接种疫苗、宠物生病后约定、售后服务等信息;三是双方都在场的情况下到宠物诊所为宠物做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四是在做宠物美容保养前,与经营者书面约定美容项目、效果以及违约责任等。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