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防范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等问题的消费提示

发布时间:2025-06-06 16:58 信息来源:莆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点击数: 字号: T | T

  一些不法商家利用老年人关注健康的心理,炒作“保健品”概念,通过低价旅游、免费讲座、免费鸡蛋以及“包治百病”等形式,设置套路与陷阱,对产品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诱导老年人消费。为切实保障老年消费者身心健康,增强防范意识,守护好老年人“钱袋子”。莆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如下消费提示。

  一、警惕常见消费套路     

  套路一:虚假功效宣传。如果有人宣传某种保健品能“包治百病”“药到病除” 或者 “根治慢性病”,均为虚假宣传。

  套路二:亲情营销陷阱。当有陌生人对你格外热情,上门推销、电话关怀、赠送礼品,或者邀请你参加“健康旅游” 等活动时,一定要提高警惕。这很可能是商家为了获取你的信任,进而推销高价、无效甚至有害的药品或保健品。

  套路三:假冒“专家”义诊。一些不法商家雇佣所谓的“专家”“教授”为老年人免费义诊,继而推销具有“神效”的保健品。

  套路四:警惕免费体验。不要轻信“送鸡蛋”“赠药”“免费活动”等所谓的优惠活动,这往往是商家精心设计的陷阱,目的是吸引你参加,然后通过夸大产品功效、制造虚假氛围等手段让你购买产品。

  套路五:虚构“权威证明”博信任。一些非法保健品广告假借国家机关及医疗机构、学术机构等组织的名义和形象,为产品的功效作说明,以增强产品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二、快速验真     

  1. 认准“蓝帽子”。保健食品包装左上角必须有“蓝帽子”标志。普通食品(固体饮料、压片糖果等)严禁宣称保健功能(如“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等),仅可标注营养成分(如“富含维生素C”)。

  2. 查资质真伪。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输入产品名称或批准文号(如国产保健食品注册号格式为:国食健注G+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进口保健食品注册号格式为:国食健注J+4位年代号+4位顺序号;如果是备案的保健食品,备案号以 “J”开头,如“食健备J2023XXXX”)。核对注册/备案信息是否与包装一致(包括原料、功能、适宜人群)。

  3. 进口保健食品须同时标注中文标签,且中文标签内容(原料、功能、食用方法等)须与注册/备案信息完全一致。

  三、正确选购、科学维权     

  1.科学保健,及时理性就医。通过正规渠道学习科学保健知识,如医院健康科普、权威媒体资讯等。身体不适时,应前往正规医疗机构就诊,切勿轻信街头巷尾宣传的“特效药”“神药”,避免落入“药托”精心设计的诈骗陷阱。

  2.警惕欺诈,识别虚假宣传。广大老年消费者需提高对食品、保健品欺诈及虚假宣传的防范意识。依据相关规定,保健食品必须明确标注“本品不能代替药物”;若有商家宣称产品具备疾病预防、治疗功效,或借知识讲座、专家报告等形式进行销售诱导,应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相信。

  3.要从正规渠道购买药品、保健品。在购买药品时要选择正规医院、正规药店,认准“国药准字”批准文。购买保健食品要认准“蓝帽子”标识及“国食健注”文号,切勿通过无资质商家、流动摊贩或网络链接购买“三无”产品。

  4.留存消费凭证,维护合法权益:在购买时,一定要索取并保存发票、收据、产品包装、说明书及宣传资料等消费凭证。一旦遇到消费纠纷,这些凭证将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若发现商家在销售保健食品时有虚假宣传、价格违法、格式合同中的不公平条款等违法违规行为,消费者可立即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进行举报,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的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