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提案

关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第2024058号提案办理情况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4-08-08 17:25 点击数: 字号: T | T

陈国华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安全领域监管的建议》(第20244058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1.督促企业增强食品安全意识。以食品生产企业、大型超市、食品批发企业、学校食堂、大型餐饮等为重点,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落实《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的监督检查力度,督促指导配齐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落实落细“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加强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监督抽查考核工作,依托省智慧一体化平台,推动落实《食品安全法》对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与考核的要求。2024年上半年,全市共有218家企业参加考试,占企业总数75.69%;共有393人参加考核,392人考核合格,合格率99.75%。

  2.健全完善“一品一码”溯源体系。按照“源头可溯、去向可追、风险可控、公众参与”的基本要求,以一个批次产品有唯一追溯码为总体思路,构建数据驱动、多方协同的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批发经营者、连锁商超、连锁便利店、学校食堂、大中型餐饮单位、食用农产品重点批发市场等向追溯管理平台上传电子化信息。2024年上半年,全市7675家种植养殖、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经营主体纳入追溯体系管理,共录入食品追溯信息1475.9万余条。

  3.严厉惩处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全市各级监管部门和公安机关聚焦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突出问题,加强食品安全领域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深入开展“铁拳”、“昆仑2024”、“食安9号”、“净风”、“国门守护”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售“三无”、假冒劣质及“特供”“专供”酒类产品等问题,查处使用禁限用农兽药、非定点屠宰及屠宰病死猪等违法违规行为,组织开展打击走私食品(含冻品)和网络食品安全犯罪活动。在食品犯罪案件处罚过程中,严格落实“处罚到人”,依法实施行业禁入,对可能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被告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要求其承担惩罚性赔偿金,及时公布典型案例形成震慑。2024年上半年,全市共查办食品案件356起,立案查处201起,逮捕犯罪嫌疑人16人,罚款1046.7万元。

  (二)把好把牢主体准入关口

  1.规范生产经营条件。通过许可审查、监督检查、普查建档等方式,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证照公示、从业人员健康卫生、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制作过程、环境卫生、设施设备等方面的管理,帮扶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规范生产经营。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对抽检多批次不合格和在生产技术、质量上存在难点、痛点的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靶向诊疗”,排查风险、分析问题原因,督促、跟踪企业抓好问题整改,促进食品生产企业规范发展。2024年上半年,市市场监管局对8家食品生产企业实施“靶向诊疗”,指导整改30个问题,夯实食品安全管控根基。

  2.提升产业化水平。创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实施农业品牌提升行动,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出台政策鼓励建立覆盖基地贮藏、物流配送、市场批发、销售终端全链条的冷链配送系统,加快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政策支持和奖励扶持,积极培育富有莆田地方特色的小作坊特色品牌。

  3.深化“放管服”改革。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进一步简化许可流程、缩短许可时限,加快推行电子化审批,不断完善许可工作体系,持续提升食品经营许可工作便利化、高效化水平。加强食品集中交易市场监管,强化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

  (三)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体系

  1.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认真落实国务院食安委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要求,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地落实,市、县、乡、村四级领导干部分层分级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覆盖包保,包保干部照单履职、发现问题,食安办督促指导、跟踪协调,监管部门推进整改、规范提升,保质保量完成包保督导任务。

  2.实施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在生产环节,推动全市所有在产食品生产企业全覆盖提交自查报告,全覆盖参加食品安全抽查考核。在流通环节,建设规范化农村食品经营店137家,组织56家大中型商超开展食品安全自我承诺。在餐饮服务环节,建立网络餐饮分级分类监管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抽查规则、检查频次、问题处置等监管事项,压实第三方平台和餐饮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在抽检环节,按照均衡推进和问题导向的原则落实年度抽检计划,2023年全市共抽检食品、食用农产品19231批次,市级食品抽检量达到6批次/千人,超过全省5.5批次/千人标准,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总体合格率达100%。

  3.实施“党建+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市市场监管局打造“党建引领·食安有我”党建工作品牌,组织系统全体党员,发扬“四下基层”精神,以支部为单位深入基层开展食品安全指导帮扶。探索审慎包容监管政策,全省率先出台“三小”食品案件适用减轻处罚情形《指导意见》,对7类“三小”食品经营者符合“应当或者可以减轻的”情形的予以减轻处罚,经验做法获国家总局《市场监督管理半月刊》刊登报道。

  4.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短信、微信、网站等载体,向市民宣传和推送食品安全消费提示等信息。加强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和处置,依法处置网上造谣传谣、欺诈和虚假宣传行为。2024年上半年,市市场监管局共接到来自12315、12345以及相关部门移交、实名举报、匿名举报等食品类线索443条,核查率100%。完善举报奖励机制,引导行业协会、人民群众等积极参与监督,鼓励群众特别是企业内部知情人举报违法犯罪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支持、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认真吸纳您的建议,立足职能、举一反三,持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一是对食品安全突出隐患、行业共性问题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强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进一步强化重点领域、重点业态、重点环节和重点品种监管。二是大力推进“智慧监管”、“一品一码”及生产经营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和社会力量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三是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深入开展食品安全“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五进活动,做到城乡全覆盖,切实提高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

  再次感谢您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领导署名:陈惠芳

  联系人:邓 智

  联系电话:2690536

 

  莆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8月2日

  (此件主动公开)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